top of page
DSC07118-2.jpg

比翼生醫如何以醫療創投模式,助台灣醫療飛向亞洲市場

VISIONARY LEADERSHIP

加速器X創投

比翼生醫創投執行合夥人

BE Health Ventures

陳彥諭

Managing Partner

醫療X科技

interview #1 Arthur chen

point

作為台灣首個結合醫院與創投模式的機構,將梅約醫院的成功經驗轉化成創新模式引入台灣。

「Gateway to Asia」:協助新創企業從台灣出發,進入亞洲市場,特別針對日本市場。

台灣醫療數據的強大資源,如何作為亞洲市場的跳板。

比翼生醫:以浪漫之名,開拓醫療創投的新未來

比翼生醫的名字背後蘊藏著深遠的寓意,象徵著他們希望與新創企業共同成長,陪伴他們走過每一個關鍵階段,並與其比翼雙飛。要達到這樣的目標,過程遠比想像中艱辛,但比翼生醫的創新模式,正逐步改變台灣醫療創投的格局。

作為台灣首個結合醫院與創投模式的創投機構,比翼生醫正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性的醫療創新平台。醫療創投的概念最早源於美國梅約醫院(Mayo Clinic),1986年,梅約醫院創立了醫療創投,直接將臨床需求與產品開發結合,為醫療創新開闢了全新的道路。

看到梅約醫院的成功,比翼生醫決定將這種創新模式引入台灣。比翼生醫執行合夥人陳彥諭表示:「醫療創新是新創企業中最具挑戰的領域,透過結合『醫院與創投』,能夠大幅加速醫療技術的商業化,並縮短從臨床實驗到市場的時間。」

創投✖︎加速器的雙翼助力

比翼生醫同時也兼具加速器的角色,專注於輔導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療新創企業。目前,該加速器已輔導了約150家公司,其中一半來自海外。陳彥諭指出,歐美國家對亞洲市場的興趣日益濃厚,尤其是在醫療領域,亞洲市場的需求龐大,其中因日本擁有 1.25 億人口的龐大市場、同時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和第三大生技市場,日本成了主要目標。

不過他提到:「歐美國家的技術雖然成熟,但他們需要一個進入亞洲市場的前哨站,台灣正是這樣的橋梁。」

比翼把自己定位為「Gateway to Asia」,但Gateway to Asia 不僅僅是一句口號,
因地制宜的醫療團隊正吸引著全球新創團隊的合作目光。

台灣的醫療市場,特別是在智慧醫療領域,擁有強大的競爭力。單一支付方的健保系統,為大量醫療數據的收集和應用提供了獨特的優勢,這也成為AI訓練模型的寶貴資源。

比翼生醫積極與多家醫療機構合作,包括台北醫學大學、秀傳醫院、高雄醫學大學等,結合各地的醫療專業領域,共同推動AI醫療、生物技術和遠距醫療的創新發展。

例如,北醫在AI醫療領域領先,擁有豐富的醫療數據資源,能為醫療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基礎;中部的秀傳醫院則以微創手術技術聞名,並擁有全亞洲最大的微創手術訓練中心,其技術特色在於傷口小、恢復快,適合推廣至亞洲各國;而高雄醫學大學專注於遠距醫療、偏鄉醫療和居家醫療的發展,填補了相較於北部醫療資源較少的地區需求。

正是這樣「因地制宜」的醫療團隊,使得台灣成為了理想的創新醫療驗證地點。這些創新技術不僅能在台灣進行驗證,還可以進一步推廣至臨床應用,並最終拓展至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市場。

日台的深厚交流創造進軍亞洲市場的獨特優勢

在歷史與制度上,台日之間有著長期的醫療合作關係,這為台灣新創企業進入日本市場提供了獨特的優勢。

 

陳彥諭本身是Stanford Global Biodesign 的成員,與日本醫材市場能建立密切聯繫管道,並與東京大學、東北大學、大阪大學等頂尖學府合作。

 

目前,比翼生醫輔導的30家新創企業中,有半數以上對日本市場展現高度興趣,其中部分公司已獲得日本的PMDA(相當於FDA)認證。進軍國際市場的策略不僅依賴於產品的技術優勢,還必須結合在地資源,精準設計市場策略,才能真正打入市場,因此,比翼生醫的策略是立足台灣,選擇適合的市場逐步擴展到全球。

 

陳彥諭特別強調:「台灣的醫療技術和數據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,而日本則擁有極具潛力的市場和國際化管道。我們希望通過整合台日兩國的醫療資源,攜手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更大的影響力。」

photo/article by: 林佳穎

株式会社 JenT Captial

(株)JenT Capital  

本社:東京都港区浜松町2-1-17松永ビル 9階(Startup Island TAIWAN Japan Tokyo Hub)

Tel :070- 9041-3455

©2023 JenT CAPTIAL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