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遲來的『麵包』覺醒,熱情才是終極原動力

interview #2 Arthur chen

比翼生醫創投執行合夥人

BE Health Ventures

陳彥諭

Managing Partner

標題 5

比翼生醫創投的執行合夥人陳彥諭,從個人成長到創辦比翼生醫,將熱血與使命化為行動

point

非醫界體系出身卻但帶領醫療團隊飛往國際

比翼生醫創投的執行合夥人陳彥諭,一路走來,經歷了跨領域的學習與挑戰,最終將這些經驗凝聚成比翼生醫的初衷與願景。

陳彥諭畢業於交通大學材料系,研究所則選擇進入台灣大學電機系。畢業後,他進入半導體產業,第一份工作是在全球知名的德州儀器(Texas Instruments)。這段職涯讓他領悟到一個簡單卻關鍵的職場法則:「只做產業的第一名」。然而,真正讓他開始思索人生使命的,卻是一次意外的閱讀經歷。

某天,他讀到了一篇由聯合國發佈的文章,討論關於「極度貧窮」的問題,分析肯亞家庭的當地家庭一天僅能賺取一美元,但卻要花高額的費用購買煤油,這樣的困境深深觸動了陳彥諭。他思考著,這樣的問題看似簡單,為何不能通過太陽能技術來解決?

一腔熱血踏上非洲創業之旅

出於這樣的信念,陳彥諭決定親赴非洲,帶著技術與理想,試圖為當地家庭改善生活。他的母親,當時甚至不知道肯亞在哪裡,只是買下一個地球儀,並在肯亞的位置插上了一個小旗子,這樣默默的支持,一直都是他追求夢想的助力。

然而,非洲的創業經歷並不如想像中的順遂。

即使成功改善了一些肯亞家庭的能源問題,但他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創業的現實挑戰,特別是資金募集的困難。這次非洲的經驗不僅讓他學會了如何跟隨熱情(Follow Passion),還讓他深刻認識到現實世界的複雜性—即便有夢想,也必須有資源與計劃來作後援。

回到美國後,陳彥諭在紐約建立了一個募資平台,為創業者們搭建橋樑,讓他們能夠更容易地找到潛在的投資者。這段經驗,無疑為他後來創立比翼生醫奠定了基礎。

意識麵包的重要性:付出與回饋的平衡

陳彥諭選擇將醫療科技作為比翼生醫的發展重點,並非偶然,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。

 

台灣的醫療實力和科技創新在全球都名列前茅,結合兩者必然具備了引領全球產業的潛力。這讓他看到了一條充滿可能性的道路,加上陳彥諭的這些人生經歷,最終匯聚成比翼生醫的核心理念,讓他回想起Steve Jobs的名言「Connecting the dots」,每一段經驗與思考,都是成為改變未來的養分。

 

作為一個創投機構,比翼生醫不僅希望能夠獲得商業回報,還希望能夠透過輔導新創企業,讓成功的產品回饋社會,特別是在醫療領域,真正幫助到需要的人。

「這個模式和我個人的價值觀相符合,擊中了我年輕時的熱血。」陳彥諭說道。比翼生醫的成立,正是希望為世界帶來更多正向的影響,讓創新技術能夠不僅僅是一項商業成功,更能成為社會進步的助推器。

比翼生醫在他領導下,結合了創投、加速器和醫療機構的資源,幫助超過150間國內外的生醫新創企業,這讓原本可能需要花費到7~8年才能實現商品化的技術,能縮短至3~5年。這樣的模式,不僅加速了技術的落地,也幫助了無數新創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成功。

點與點的連接,逐步擴大夢想的版圖

陳彥諭的人生經歷,乍看之下每個階段似乎都沒有直接相關,但當這些看似遙遠的點連接起來時,卻勾勒出了一幅遠超想像的宏大藍圖。

從非洲的創業教訓到紐約的募資平台,陳彥諭將這些拼圖一一串聯,最終成就了今天的比翼生醫。他不僅用自己對世界的熱忱去創業,也帶領著比翼生醫,不斷拓展國際市場,陪伴更多的新創企業飛向全球舞台。

photo/article by: 林佳穎

株式会社 JenT Captial

(株)JenT Capital  

本社:東京都港区浜松町2-1-17松永ビル 9階(Startup Island TAIWAN Japan Tokyo Hub)

Tel :070- 9041-3455

©2023 JenT CAPTIAL 版權所有。

bottom of page